Thursday, 9 August 2018

2018年第三届“星衢墨艺”全国中小学书法比赛


由周星衢基金会主办的“星衢墨艺 全国中小学书法比赛”今年进入了第三年。今年初赛征稿的截至日期是在2018 67日(星期四)。所有参赛者只需呈交至少10个字的书法作品,内含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之中的至少一个字,即可参比赛。

今年的反应相当热烈,总共收到了三百多幅同学们的精心杰作。初赛的评审由朱添寿先生(周星衢基金理事、世界华人文化交流会总裁、全球汉诗总会会长)、王怀正先生(新加坡碧山书艺会主席与狮城书法篆刻会理事)及薛振传先生(新加坡狮城书法篆刻会顾问、新加坡书法家协会评审)担任。由于每份作品都表现出色,评审团经过很长时间才从中挑出80幅晋级决赛的作品。

总决赛于201885日(星期天)在United Square Shopping Mall底层举行。总决赛的评审由评审顾问朱添寿先生(周星衢基金理事、世界华人文化交流会总裁、全球汉诗总会会长)、王运开先生(南洋书法中心艺术总监暨《南洋书法》期刊编辑)、马双禄先生(世界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义安公司与潮州八邑会馆特聘艺术顾问)担任总决赛评审。

这次的比赛获得了全国学校的热烈支持,为了感谢与表扬学校对推广书法的努力,主办当局还特别颁发表现奖状给予以下的学校:

最佳学校表现奖:南洋小学,南洋女子中学校

优异学校表现奖:公教中学附小,颜永成小学,宏文学校,百惠小学,南侨中学。

评审顾问朱添寿先生在总结这次的比赛时,表示今年参赛者的水平比往年有进步,可喜可贺。但是提醒同学们认真学习,避免写错字。决赛中就有不少同学把“泠”字写成“冷”,用笔不到位时把“七”的横画写成撇,看起来像“匕”字,这是美中不足的。

最后各组前三名的得奖者是:

小学低年级组
第一名 孙荣霜(南侨小学);
第二名 宋佩璇(菩提学校);
第三名 鞠宇轩(大众小学)。

小学高年级组
第一名 黄相宜(南洋小学);
第二名 何睿娴(南洋小学);
第三名 罗浩哲(立化小学)。

中学组
第一名 陆楷俊(立化中学);
第二名 樊诗阅(南洋女子中学校);
第三名 郭钰祺(南洋女子中学校)。


Monday, 14 August 2017

2017年:義安全国学生书法现场比赛

義安文化中心主办的2017年義安全国学生书法现场比赛在 7 22 日与 23 日举办。

参赛学生于比赛当天到达赛场现场完成一幅书法作品。赛文及宣纸将由主办单位提供。不同组别赛文、书写字数以及书写时限有别。书法字体不拘,参赛者能以楷书、行书、草书等各类型字体书写。

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参加,今年的活动奖项从以往的 18 个奖项增至 39 个,奖金总值6700 新元。同时,39 幅学生得奖作品在義安文化中心八月份举办的 “義安国庆书画美展”与一众本地资深的东西方书画艺术家同时展出,作为国人国庆期间的艺术展览活动。

今年的比赛总共吸引了41所中小学、初级及理工学院近200名学生参加。与往年相比,今年参赛学生的水平有所提高,可喜可贺。

今年比赛得奖名单如下:

小学组

金奖:蔡彤
银奖:罗浩哲
铜奖:黄相宜
优异奖:吴旭婷,黄恩雅,纪昀臻,孔雨含,黎盈希,马艺宁,宋佩璇,杨彩庭,郁景雯,张袆瑄

中学组

金奖:郭钰祺
银奖:翟新瑞
铜奖:樊诗阅
优异奖:方玥,冯逸,赖薇彦,陆楷俊,马茉尧,唐之恒,吴佳颖,吴政乐,郗望,易彦莹

初级/理工学院组

金奖:杨昱肇
银奖:陈润梧
铜奖:许书凝

优异奖:顾一晨,吴钰泓,闫小琰,颜雨洲,杨婉婷,袁延珂,章奕文,赵秋实,周吉元,卓俐莹


Tuesday, 16 August 2016

2016年:全国学生书法比赛

中华文化与教育总离不开书法,中国画作更是美感的体现、留给后世欣赏的事项记录。为了培养和推广这项文化发展,義安文化中心主办了全国学生书法比赛和国庆书画美展。

全国学生书法比赛旨在提供机会让年轻国人接触中国书法。義安文化中心深信书法有助于培养年轻一代对中华文化和价值观的兴趣。今年7 23 日所举行比赛吸引了超过 160 多名来自小学、中学、初级和理工学院的学生参加。赛文选自古代诗词佳作,通过比赛,让同学们展现各自精湛的书法技艺。比赛优胜作品由義安文化中心和专业评审团严格挑选下脱颖而出。得奖的学生除了获得丰厚的奖金,18 幅学生得奖作品也会在国庆书画美展中展示。
2016年全国书法比赛得奖者是:

小学组
金奖:                     吴佳穎, 宏文小学。
优秀奖:               蔡佳昀, 南洋小学; 纪昀臻, 南洋小学; 黄旺豪, 养正小学; 黄相宜, 宏文小学; 蔡彤, 养正小学。

中学组:
金奖:                     马茉尧, 培德中学
优秀奖:               陆楷俊, 立化中学; 凌佳昕, 南华中学; 黄咏彤, 南洋女子中学; 顾一晨, 南洋女子中学; 杨昱肇, 德明政府中学。

初级/理工学院组
金奖:                     陈润梧, 南洋理工学院

优秀奖:               章奕文, 华侨初级学院; 徐嘉佑, 华侨中学; 林晶雯, 义安理工学院; 万鑫, 义安理工学院; 杨婉婷, 义安理工学院





Wednesday, 12 August 2015

翰墨传情

第五届“翰墨传情”艺术展于724日 – 811日在新达城举办。艺术展开幕仪式将于83日下午2时至330分在新达城一楼广场(Tower 1&2)举行。开幕式的主宾为新加坡淡滨尼集选区议员马炎庆先生,贵宾为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肖江华先生。

这项始于2011年的大型文化艺术国际交流与慈善活动是由新加坡金航学院与新中文化教育交流中心联合主办。这项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去年获得新加坡旅游局的认可,授权成为新加坡特有展会。目前这个交流展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今年,这项活动获得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新加坡美术协会、北京市教委的全力支持。

举办“翰墨传情”艺术展的宗旨是要通过弘扬传统文化艺术与价值观,提升民众对艺术鉴赏能力与激发他们对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主办机构也希望“翰墨传情”搭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加强各国民间友谊,促进相互交流,并通过慈善义卖,献出爱心,支持公益。

“翰墨传情”艺术展是为培养各地孩子感情 ―“从小做朋友”而举办的交流活动之一;主办当局也把书画艺术展作品义卖所得的善款捐给总统挑战慈善基金会。这样,既推广书画艺术,同时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交流往来,又为公益慈善事业做贡献,实在是一举三得。

第一届交流展以“吉”字为主题,200多名参加开幕仪式的民众和各国学生代表写下了184个“吉”字,拼出了一幅长5米,高2米的大吉大利字样,这幅巨作由中正总校永久留存。

第二届以“爱”字为主题  爱满人间,其作品在达迈小学展出。

第三届以“孝”字为主题  孝行天下。“百孝图”被新加坡纪录大全列为最大幅的书法作品,永久在南洋女子中学展出。

第四届以“和”字为主体 ― 以和为贵,“百合图”在培青学校展出。

今年第五届的艺术展,为了庆祝我国建国五十周年,特别推出“我心目中的新加坡”现场艺术比赛,并以“忠”字为主题    精忠报国,让参与者书写与拼接成一幅巨大的“百忠图”,在新达城展出。本地资深书法家曾广纬先生也在现场挥毫,展示了精彩的华族书法。


在开幕当天的我心目中的新加坡现场艺术比赛,由100多位来自本地十余所中小学及中国、马来西亚的选手参加,最终由新加坡美术总会会长梁振康先生、著名书画家谢天成先生及王运开先生评选出书法及绘画组的优胜者。优胜者在开幕式时上台呈现作品,并阐述心目中的新加坡。

作为沟通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翰墨传情”艺术展已逐渐由一个书法展览发展为国际性艺术博览会,邀请各类东西方艺术形式的作品参展。2015年的活动除了原来的传统交流活动,也引入现代元素,将传统文化用数码科技显示出来,让传统“活”起来。

作为今年“翰墨传情”艺术展活动的一部分,新加坡陈庆炎总统与来自中国的全能型的书画家谢天成合写的书法“忠孝”二字,除了与艺术展主题——“忠”相呼应,同时表达了中新两国在文化上的一致性。



Monday, 8 September 2014

吴佳颖谈学习书法

吴佳颖今年就读于宏文学校四年级,爱好书法,于2014年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学生书法比赛中获得小学组冠军。

以下是她谈学习书法的心得:


我对书法产生兴趣是在我第一次踏入宏文学校的那一天开始。当我爸爸带我到学校报读小一时,我被那些挂在墙上各年级的优秀书法作品给深深吸引住了,我看了它们好一会儿,还记得我很认真地对我爸爸说:有一天,我写的字也要挂在这儿。

进了宏文后,我上了学校安排给小一的华文文化课程 --- 林锐彬老师指导的书法课。写了几次的毛笔字,林老师都给了我A- 的优良评分,更加强了我对写好字的信心。

在宏文,学校鼓励学生在小一就可以选择一项课外活动,还主办了课外活动的开放日,让学生和家长对各项活动有一些认识后,才决定要参加的项目。我记得爸爸在参观后要我参加武术队以锻炼身体,可是我坚持自己的决定,就是要参加书法班。

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我也获得机会,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有几次还获奖了呢! 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推动我把字写得更好。

每当赶完学校功课后,写写书法,可以让我放松心情。也因为临帖的关系,加强了我在做功课时,集中精神应付难题的能力。

除了在学校固定练习书法的时间外,我也会安排每隔一天练习书法,因为写书法没有捷径,一定要勤于练习。

除了书法,我也上了一些其他的兴趣班,如钢琴、跆拳道和佛学课。我的另一大兴趣是阅读故事书,尤其是有关探险的书籍。



Sunday, 31 August 2014

2014年:宏文学校中秋对联

宏文学校在卸任校长胡春河先生领导的十四年,由邻里学校发展成特选小学、进而成为南区第四校群中华文化艺术卓越中心。书法,是宏文学校“扎根”的支柱之一。

每年春节,学校与兴安会馆联合举办全国小学书法比赛。主办或参与比赛,固不应落于“奖杯主义”,也不应排斥;它是一种激励,一种“耳濡目染”的文化“亲近”。

每年中秋,学校也安排与家长同乐的留住传统的庆祝活动。

书法,不是象形艺术而已;书法,必须表达传统。

2008年,当学校在旧校舍庆中秋时,宏文书法老师林锐彬先生为舞台写了对联:“四端修品性•六艺探根源”,横披是:“秋韵雅风”。学生展示了一般的书法作品。

今年,林锐彬老师想让孩子们亮丽挥洒,于是让他们在彩色瓦当宣纸上,写下美好的祝愿。

小二生,写四个字:“花好月圆”;
小三生,写七个字:“花好月圆人安乐”;
小四生,写提供的五言对联,任选其一;
小五、小六生,写七言对联,任选其一。

由于小五、小六生在准备考试,参与者少。其他的,都觉得开心。


Wednesday, 20 August 2014

Ang Hoon Seng: Understanding of the Art of Chinese Calligraphy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provide the calligraphic beginners with some basic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ccording to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the word “calligraphy” derives from the Greek words “for good or beautiful”, – an artwork or a major art, equivalent to painting.

Calligraphy is simply an art in writ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It has developed through the millennia into an enduring and sophisticated tradition which becomes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Special instruments have been invented by the Chinese calligraphic works. They include the special brush, ink, paper and ink stone. They are commonly known as 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io.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io: brush, ink, paper and ink stone.

Chinese language is unique because it is not alphabetical. The ancient Chinese words, like the Egyptian hieroglyphs, were pictorial images or simplified images. Each character i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differently shaped lines. Unlike Western languages which are sound symbols for pronunciation; Chinese language covers three elements of thoughts, sound and physical form.


As an advanced form of fine art, Chinese calligraphy has two keynotes namely, a stimulation in every stroke and a dynamic equilibrium in the structure. The work expresses the character, deposition and propensity, as well as the good and bad fortune of the calligrapher.

Chinese calligraphy has been a main feature in Chinese civilization. Calligraphy or (Shu fa 书法) was one of the Six Arts (Liu yi 六艺) in ancient China. Confucius (551 – 479 BC) strongly advocated that every scholar should study the Six Arts.   

In the Zhou Dynasty (1122 – 255 BC) the education system was based fundamentally on the teaching of calligraphy. (周以书为教) Since the Tang dynasty (618 – 906AD) the skill in calligraphy was one of the prerequisites for the civil service (汉以书取). Calligraphy became a compulsory subject for all scholars who wanted to sit fo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which were held once in three years.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were abolished in 1905, but calligraphy remains a main feature in China Civilization. The interest in calligraphy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Chinese scholars all over the world.

In Singapore, calligraphy is not a compulsory subject in schools. It is part of an enrichment programme introduc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ersonally, I feel that the schools, particularly the Special Assistance Plan Schools (SAP schools) should encourage their students to learn calligraphy.

The supporting factors include:

a) Encouragement for the students’ interests in study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b) Enhancement of morale education or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good values.

Calligraphy is easy to learn but difficult to master. The cost in providing such training is negligible. What is needed is essentially to engage a competent teacher for the courses which are normally held at week-end. 


Note: The writer is the Honorary Auditor of Nyee Ann Kongsi, adviser to Nyee Ann Cultural Centre, Shicheng Calligraphy & Seal-carving Society, and Singapore South-East Asia Art Association. He is also a Director of Singapore Teochew Federation and governor, Singapore Teochew Foundation.